新年官宣:帮天下百姓养好鱼卖好鱼!
时间: | 来源:GoodLuck! | 共:1653次阅读
18日,庆渔堂董事长沈杰博士在美丽的荻港渔庄进行了2021年湖州市现代智慧渔业服务管家实用人才培训,来自庆渔堂运营服务中心的50多名中高管及运营管家,参加了培训班。
培训现场
在培训会现场,沈杰博士以互动问答的方式,系统分析了从“鱼苗到餐桌”各环节的现状、挑战与机会,明确不但要帮渔民养好鱼,更要帮渔民卖好鱼!卖高品质、好口碑、无污染的优质鲜鱼。这可以视为庆渔堂在新年之初的官宣。
沈杰博士指出,通过庆渔堂的物联网智能设备、智慧管理平台及服务管家团队,在帮助渔民养好鱼方面形成了业内领先的独特优势,但如何帮助渔民卖好鱼,这考验的不仅是销售渠道的建设能力,更考验销售创新、管理创新、供应链创新。对此,庆渔堂帮助渔民开展“最先一公里的竞争”——在供应商产地(鱼塘)就近建设融药检、分拣、暂养、加工、打包等多方位于一体的数字渔仓,从而使产品标准化、物流集约化。也是通过建设数字渔仓的方式,解决了产销分离的行业困境,将非标鱼变成标准鱼。
沈杰博士做培训
那么,渔民的高溢价从哪里体现?事实上,除了通过建设数字渔仓来节约物流成本、提升销售频次外,另一个溢价环节在于“暂养”。通过“暂养”方式,能充分去除鱼体的药残和土腥味,从而让鱼儿更加鲜美和安全。而这一类的高品质鱼,能够帮助渔民争取到每公斤一元钱左右的溢价。
“在一些人的观念中,吃鱼是件麻烦事。具体有三个麻烦,一是杀鱼烦,二是烧鱼烦,三是鱼刺烦。”沈杰博士认为,正因为这三件麻烦事,制约了活鱼消费。针对此,在庆渔堂的数字渔仓建设中,融合了分拣和加工环节。通过这两个环节,将大小不一的非标活鱼进行捕捉、分类、检测等,然后根据不同鱼种,不同规格,以及不同的加工方式进行标准化的加工,解决了爱吃鱼但怕麻烦的消费者的顾虑,充分激发和释放消费潜力。
帮天下百姓养好鱼
最后,沈杰博士介绍了庆渔堂新一代传感器的技术优势,同时再次重申“不忘帮助渔民养好鱼的初心”。这份初心,既是庆渔堂的产业担当、企业使命,也是庆渔堂科技做大做强的原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