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清早,庆渔堂南京办事处的养殖管家沈超和同事们一起来到了当地螃蟹养殖户周长兵、青虾养殖户吴金芳的塘口,用专业设备帮养殖户进行专业水质检测,并帮助他查看蟹塘溶氧相关数据。
两年前,南京浦口区星甸后圩村螃蟹养殖大户周长兵在当地水产站的指导下,安装了庆渔堂溶氧传感器设备。所谓传感器就是一个小方盒子通过水中的一根感应线把采集到的数据传送到手机系统平台。一旦溶氧数据小于设定的标准,手机就会自动报警,庆渔堂的工作人员也会第一时间打电话告知养殖户,让养殖户操控手机,及时开启增氧设备。周长兵笑着说道:“以前是盲目养殖,很难养出精品螃蟹,现在有了庆渔堂的传感器设备以及跟踪服务,不仅能够及时掌握蟹塘的科学数据,每亩产量也达到了300多斤,比之前增加100多斤,算到经济的话,每亩产值多了4000-5000元”。
去年九月份的一次虾塘事故也让吴金芳记忆犹新,在半夜两点钟左右,他的其中一个虾塘因为电器原因,导致青虾缺氧。由于庆渔堂的工作人员及时打电话通知,这才挽回了他的损失。
吴金芳说道:“以前养虾单凭自己用肉眼观察,心里没有底,现在有了庆渔堂溶氧传感器设备,公司平台随时随地提供虾塘的数据,自己心里就踏实多了。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时候,虾塘缺氧几率比较大,夜里完全不能睡觉,提心吊胆。现在通过手机就能操作,睡觉也睡得安稳了,平台有工作人员24小时随时监控虾塘。确实养殖比以前轻松多了,虾塘每亩产量也比之前提高了20%左右”。
4月22日,以“帮助当地养殖户提高养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益,推动当地传统养殖向科技养殖的转型升级”为主题的庆渔堂物联网科技养殖入乡推广会在南京市浦口区星甸后圩村隆重召开。江苏省河蟹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研究员葛家春;南京市浦口区水产技术指导站站长蔡德森作为此次会议演讲嘉宾。本次推广会的召开,也让南京浦口地区养殖户们对庆渔堂公司及物联网科技养殖服务有了深入的了解。庆渔堂公司的科技服务也进一步助力了当地的绿色渔业发展。
近年来,南京市浦口区正在大力推广“汗水渔业”向“智慧渔业”的转变,这就需要养殖技术、装备技术、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由于一些养殖户对于新技术新设备还不够了解,所以总是将信将疑,甚至不敢尝试。为了使养殖户们尽快收获科学养殖的好成果,当地政府干脆统一购买了庆渔堂溶氧传感器设备,让养殖户免费使用设备。不仅减少了养殖户的开支,也保障了养殖户们的养殖风险,提高了养殖效益。而随着渔业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当地政府也走出了一条产业开放、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环境美好的绿色发展道路。